文本的分析师:文学中的拉康作者简介
若“主人论述”是一个直接“表明要掌控”的论述,那麼作为其反面的“精神分析师论述”,便是反对任何企图掌控的意愿与宣誓。
它是欲望得以生成的起因,同时也是使欲望满足变得“不可能”的原因,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在拉康后期的理论中,它被比喻为“剩余快感”。这种“不可能”的特质,使得对象a成为主体在幻象框架中不断替换的追求对象,如同主体对分析师的迷恋,或犹太人对他人身份的渴望。
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师创立了巴林特小组,由8名~12名医生组成,讨论关于医患关系的难题,小组成员间进行反馈和启发,医生有机会逐步消除自己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盲点,并形成新的视角,更好的了解患病之“人”。
物是使记忆和知觉达成一致的假定前提,但也是这种一致性归于失败的原因,正是物的这一悖论性,为拉康的重述提供了突破口,让他在那里看到了定位实在界的可能。 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就是让受分析者在象征的维度去确认其欲望的位置,在精神分析实践中,重要的是教会主体去命名、表达、阐述他的欲望。
批评者指出,这一概念的模糊性引发了关于其实际效用以及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功能理解推进的贡献的问题。治疗方法和分析师角色的描绘:一些批评者认为,拉康将分析师视为对患者的语言和象征的超然解释者,可能忽略了治疗关系中共情、融洽和真正人际联系的重要性。
王泉副教授
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西方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教育背景1998 大连外国语学院 英美文学专业 学士2001 大连外国语学院 英美文学专业 硕士2004 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美文学专业 博士2008 Cornell University 西方文学理论 博士后个人简介王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王泉,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一位资深教师,专长于英美文学和西方文学理论的研究,以及比较文学领域。他的教育历程丰富,1998年获得大连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后在2001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其中2008年还在Cornell University完成了西方文学理论的博士后研究。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副教授,王泉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致力于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他的教学风格可能深受其学术信仰的影响,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深入阅读和创新创造。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未来学者。
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卫东,拥有副教授职称,他的工作重心在于学生工作,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的学术和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在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方面,副院长刘志镜教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带领团队进行前沿科研工作,同时指导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培养。
院长:王泉,教授,负责领导和管理整个学院的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马建峰,教授,负责全院党的工作及相关事务。 学院党委副书记:党文学,高级工程师,负责学院的人事管理工作。 副院长:沈玉龙,教授,负责学院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工作。
南方科技大学刘金龙及合作者提出面向海洋能量收集的潮流能和离岸风能...
南方科技大学刘金龙及合作者提出了一种面向海洋能量收集的创新方案。该方案旨在结合潮流能和离岸风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基于两自由度流固耦合动力学系统与电磁/摩擦电能量转换技术,此系统能有效收集海洋环境中的这两种可再生能源。